专家解读
习近平一天内反复强调这个关键词
发布日期:2018-04-08 09:12   来源:i高陵微信公众号   作者:   摄影:  字体:    浏览次数:

4月1日是第34个首都全民义务植树日。2日上午10时,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镇同首都群众一起参加义务植树活动。新闻联播播发300余字的讲话稿中,习近平五次谈及“生态”,其中“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这一金句成为点睛之笔。

当日下午,习近平还主持召开了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研究打好三大攻坚战的思路和举措。会议中,习近平强调环境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要坚决打好打胜这场攻坚战。会议明确目标任务,到2020年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2018年4月2日,习近平等来到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镇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图片来自:新华社

一日之内,习近平在不同场合都反复强调“生态”这个关键词。

生态,即是生命、即是发展、即是民生福祉。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一直强调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所指的就是生态环境保护。6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和推动下,生态环保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打击破坏生态力度堪称空前,治污攻坚初见成效,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成为大势所趋。这一切,正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中国的样貌。

生态环境“高颜值”

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全球共识,但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政党特别是执政党的行动纲领,中国共产党是第一个。

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党的十九大更是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中国正走出一条生态建设“高颜值”的新路。

生态环境“高颜值”离不开党中央的规划部署。

“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不能手软,不能下不为例”“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

一直以来,习近平对生态保护一直非常重视。历次国内调研和历年全国两会,生态保护问题都是他关注的重点。而且,一定会抓落实、抓反馈。

2018年3月5日,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的审议。 图片来自:新华社

今年两会上,习近平履职内蒙古代表团,参加代表团审议讨论时强调,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治理,精心组织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水土保持等重点工程,在祖国北疆构筑起万里绿色长城。

两会后,我国正式组建生态环境部,不再保留环境保护部,增加“生态”两个字,不仅仅是在原来环保部门的基础上扩大了职责,更是融入了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涵,是推进生态环境建设领域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刻变革和巨大进步,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性里程碑意义,也对建设美丽中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月2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指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明确目标任务,到2020年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要细化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大举措,尊重规律,坚持底线思维。

过去五年,中国85%的野生动物种群,65%的高等植物群落都得到了有效保护;沙化土地年均缩减1980平方公里,提前实现了联合国2030年沙化土地零增长奋斗目标;长三角PM2.5浓度下降了31.3%,珠三角下降了31.9%,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节能和新能源利用第一大国。

如今,我国生态环保改革制度的顶层设计初步完成,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好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成效明显。

经济发展“高质量”

生态环境保护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高质量发展反过来也对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两者相互融合,密不可分。

2017年12月18日至2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图片来自:新华社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十九大后,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个大目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具体部署,其中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被列入八项重点工作之一。

“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习近平提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长期以来,不少地区以GDP统计数据作为考核政绩最核心甚至是唯一的指标,导致一些地方政府片面关注短期经济增长,而忽视了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的长远构想。

“不简单以GDP论英雄”,对此,习近平曾在参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指出:“要给你们去掉紧箍咒,生产总值即便滑到第七、第八位了,但在绿色发展方面搞上去了,在治理大气污染、解决雾霾方面作出贡献了,那就可以挂红花、当英雄。”

在森林覆盖率连续多年全国第一的福建省,一场新的攻坚战正在展开。新年伊始,福建让指挥棒“绿起来”,构建生态文明责任体系,使得全社会树立起绿色发展观。现在,福建84个县市区中有34个取消GDP考核,不考核GDP,但肩上的生态担子并不轻松,要加快部署研究引导既让农民腰包鼓起来,又不污染环境的新产业。

生态环境“高颜值”带动经济发展“高质量”。

去年底,我国首次发布绿色发展指数,包括资源利用、环境治理、环境质量、生态保护、增长质量、绿色生活、公众满意程度等7个方面的变化趋势和动态进展,一共56项评价指标。官方公布一国各地区的绿色发展指数,这不仅在中国是首次,在全世界各国也是领先的,指数的发布有效引导各地区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资源环境协调统一。

坚持绿色发展,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大力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

民生福祉“高提速”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在习近平眼中,生态环境与人民生活质量息息相关。

过去五年中国污染防治工作取得很多成效。然而,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与优质生态产品供给不足的矛盾仍然突出,生态环境依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短板。

把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2日上午,习近平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我们既要着力美化环境,又要让人民群众舒适地生活在其中,同美好环境融为一体。下午,在中央财经委员会首次会议上明确表态,环境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能否得到人民认可的一个关键,要坚决打好打胜这场攻坚战。

近日,生态环境部召开首次部常务会议,作为刚刚组建的生态环境部,它的一举一动都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此次会议,敲定3件事,全部聚焦垃圾问题,包括禁止洋垃圾入境、治理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等,这些切实影响人民生活质量。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2018年4月2日,习近平等来到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镇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这是植树活动结束时习近平同少先队员在一起。图片来自:新华社

4月2日,习近平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时说,沿着路、沿着河建设的绿带,还有围着城市几环的绿化带,不仅是绿化生态效应,也让人民群众跟绿化融为一体,老百姓生活在这儿很舒适。这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绿化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呈现加速发展新局面,我国经济发展动能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且后发优势和潜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