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专题首页 最新动态 政策宣传 他山之石 先进典型
十佳脱贫帮扶干部,都有谁看这里!
发布日期:2018-03-16 14:53   来源:老陕号   作者:   摄影:  字体:    浏览次数:



西安市政府办公厅一处处长  刘新社

帮扶蓝田县九间房镇田家村贫困户李七金

http://gladmin.www.szxud.com/uploadfile/image/20180316/20180316145919314.jpg

2017年6月,根据西安市政府办公厅帮扶安排,刘新社与蓝田县九间房镇油坊坪村的李七金家结成了帮扶对子。从此,他们的心就连在了一起。

http://gladmin.www.szxud.com/uploadfile/image/20180316/20180316145950120.jpg

相处像亲人一样

结对结亲。刘新社心里始终装着这家秦岭深处的穷亲戚。只要周末单位工作能脱开身,他都要像走亲戚一样,到李七金家去帮扶。记得第一次入户调查时,李七金老伴说她“几年都没吃过好吃的了”,刘新社谨记于心,隔三差五就给她带些大肉、副食等“好吃的”,并嘱咐她别舍不得吃。天冷了,刘新社就给老两口送去新棉衣、鞋、电褥子等,并在西安买了优质碳,托人给他家送去,真正让李七金老两口家里热乎了起来。

一来一往,感情近了,李七金老两口家从心底接纳了刘新社。入冬后,每次听说刘新社要来,老两口家就劝阻说山里冷别来了,实在劝阻不了就叮嘱他穿厚些。这让刘新社心里感到热乎乎的。

http://gladmin.www.szxud.com/uploadfile/image/20180316/20180316150019616.jpg

真帮实帮解难忧

今年李七金家的经济收入主要靠种的1亩多土豆,但苦于销不出去。刘新社积极联系,全部以高于市场价0.3元—0.5元的包销。考虑到老两口年纪大,他还组织人员去出土豆,让李七金老两口十分感动。鉴于李七金家有养蜂的基础,刘新社积极联系众天蜂蜜企业,考虑当时时令已不适合,承诺来年开春就到位,真正拓展贫困户收入来源。

李七金家房子旁边的水道,水冲而成,危及房屋安全,一直是老两口的一块心病。刘新社现场仔细查勘后,当即联系协调有关方面,在美居工程实施中,将房子两边的水道全部用水泥砌好,老两口非常满意。

http://gladmin.www.szxud.com/uploadfile/image/20180316/20180316150047276.jpg

众人拾柴火焰高

刘新社深知自己的力量是有限的,就广泛动员同学、朋友和身边爱心人士,积极参与到扶贫脱贫的工作中。先后组织了8次爱心人士“进村入户”活动,给李七金家送去了液晶彩电、洗衣机、桌椅被褥和慰问金等。特别是联系党外人士刘世天会长、王宏律师给油坊坪村捐了2万元,为扶贫脱贫贡献了力量。

把党的恩情记心间

刘新社经常给李七金老两口说,要感谢党、感恩总书记,自己是听从党的号召、习总书记的号召和市委的安排来帮扶的,没有党的好政策、没有习总书记的英明领导,贫困户脱贫就没得指望,也过不上好日子。为此,刘新社专门订做了习近平总书记画像并配上“脱贫要靠共产党,小康不忘总书记”对联送到李七金家,引导他们要时时不忘共产党和总书记的恩情。这在全市可能都是首创。

西安市委办公厅政策法规处处长  杨祎

帮扶周至县竹峪镇张龙村贫困户雷保友


西安市委办公厅政策法规处的杨祎,是周至县竹峪镇张龙村雷红梅家的帮扶干部,她就是用真情暖民心、用行动解民忧、用真心赢得了民心,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肯定。永康同志多次作出指示,要求全市各级党员干部学习杨祎同志的精神帮扶做法,与贫困群众结亲戚、常走动,树立脱贫致富信心。陕西电视台《陕西新闻联播》、西安电视台《西安新闻》等节目先后播出3期杨祎帮扶事迹,陕西新闻网、陕西党建网、西安新闻网和西安日报等媒体刊发了杨祎帮扶事迹介绍,国内多家网站予以转发报道。

http://gladmin.www.szxud.com/uploadfile/image/20180316/20180316150221837.jpg

杨祎帮扶的雷保友家中户籍人口5人,76岁的雷保友、65岁的老伴、两个儿子,以及12岁的孙女雷红梅。雷红梅刚刚小学毕业,全家5口人住在三间土房里,她的爸爸先天性右眼失明,妈妈五年前外出打工后,再也没了音讯。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就是6亩半的杏树林,由于缺乏劳动力,农田里的活儿主要靠七十多岁的爷爷和奶奶来支撑。不幸的是,前年奶奶修剪树枝时不慎从树上跌落,导致身体多处骨折,为了治病,红梅家一下子负债数万元。根据永康书记聚焦“12345”,紧扣“十个抓”指示要求,杨祎同志严格按照“六个精准”的总体要求和“五进十出”工作法,很快摸清了雷保友一家基本情况,并进一步细致落实了贫困户家庭危房改造、办理大病保险、助农保、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补贴、产业扶贫等政策,完善了建档立卡各类信息,签订了精准扶贫目标责任书。

http://gladmin.www.szxud.com/uploadfile/image/20180316/20180316150250736.jpg

从去年6月1号开始,杨祎通过产业扶贫以及寻找社会扶助的方式,使雷保友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雷保友家的农家乐“雷家小厨”开张了!开业当天,她还带着各路企业代表在田里摘辣椒,为雷家小厨的第一顿大餐做准备,雷保友的大孙子也开始掌勺,西粮集团送来冰箱和消毒柜,首创钜大也送来了米面油和爱心款。因为要到宁波挂职一段时间,临行前她要帮雷叔把农家乐先操办起来,这样才算把扶贫工作刚刚扶上马。但这还不够,还得再送一程,所以,她找来许多企业代表,作为社会扶助力量为后续工作继续铺垫。

http://gladmin.www.szxud.com/uploadfile/image/20180316/20180316150329951.jpg

另外,她还协调周至县卫生局,调出雷保友老伴丢失的医疗费用清单记录,协调报销人身意外保险1700元,协助其办理了大病保险、助农保险;联系县医院为雷保友老伴做了24项体检,联系周至县残联为其作伤残四级认定;恢复了其次子雷军成肢体残疾4级证,争取残疾人创业资金,完成县残联自强绿色行动项目申请,赵秀云、雷军成各两千元(共计四千元),自主创业项目各1万元(共计2万元);联系两家爱心企业,分别捐赠了电视、冰箱、微波炉及开办农家乐所需的桌椅、厨具等;联系曲江文旅集团改造农家乐,先后完成后院施工、前院房屋加固改造、庭园美化等工作。她还积极帮助为老雷家购买家具及生活用品,改善生活条件;帮助参加合作社,通过流转土地实现固定收益。每次来到帮扶户家,她都在为他们想方设法,面对已经初具规模的农家乐,她讲如果这片梅园建成以后,可以把这里全部伸出去,底下把它架空以后,做成一个露台,这样就可以观景,后面就可以喝茶……

http://gladmin.www.szxud.com/uploadfile/image/20180316/20180316150402391.jpg

杨祎最值得肯定和赞扬的是她的精神帮扶做法。她一直牵挂并用心疼爱着小红梅,她以母亲细腻的爱给予了小红梅无限的温暖。即使在挂职宁波三个月期间,杨祎最牵挂的仍是小红梅的学习和生活,与红梅的家人和老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小红梅今年12岁刚上初中,许多问题需要妈妈来引导,生理上和心理上还有学习上的变化,都是她最牵挂的。初次见到小红梅,还以为她只是腼腆,知道实情后,为了快速打开孩子的心结,杨祎就把一家老小都带了过来。杨祎说,当务之急是让小红梅家愿意接受帮扶,还要让他们接受的有尊严。她经常到雷红梅的学校了解孩子的学习成长情况,与红梅的班主任王老师建立起长期的联系,密切关注小红梅学业和情绪上的变化,她还专门找到了校办,将红梅家的实际情况作了介绍,帮助孩子在校内解决了宿舍问题,让孩子安心在学校读书。在一切安排妥当后,杨祎说,帮扶工作看似告一段落,其实才刚刚开始。9个多月以来,帮扶工作的空余时间,杨祎总要带着小红梅四处游走,开阔眼界,这让从小缺乏母爱的小红梅,早已认定杨祎就是自己的妈妈,一见面,这母女俩总是有说不完的话。

http://gladmin.www.szxud.com/uploadfile/image/20180316/20180316150429776.jpg

12岁的小红梅,非常懂事,她的沉稳也与年龄略显不符,为了让孩子回归本真,杨祎每次接小红梅来西安都把游玩的行程安排的十分满当,先后带孩子到大雁塔、海洋馆、兵马俑、华清池参观游览;一次,当她把7岁的女儿写给红梅的信带给红梅时,这个坚强的12岁女孩哭了,这一幕也深深地搅动了杨祎一颗女性和母性的恻隐之心。尤其是杨祎女儿美宝一句“听说你的妈妈去了很远的地方,如果你愿意,我想和你分享我的妈妈”,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许多人都落了泪。为不伤害到一颗年轻自尊的幼小的心灵,细致入微的杨祎,每次在西安家里都专门给两个孩子梳一样的辫子,穿一样的衣服,一起洗澡,一起写作业,一起玩耍,用点滴感情拉近和小红梅的心……

8月10日至12日,她还抽出时间带着红梅和自己的女儿一起到北京参观了天安门、故宫、鸟巢,品尝了北京烤鸭和涮羊肉,让孩子开阔眼界,体验首都生活,特别带着红梅去了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校园,鼓励其树立志向、增强信心。回来后,在安顿好红梅初中就学住宿后,又为其添置图书文具、桌椅台灯、衣服日用品等。红梅悄悄地告诉杨祎,北大清华可能有些费力,但我要努力考上西安最好的大学——西安交大。在永康书记看望红梅一家时,红梅还勇敢地向永康书记说出了这一理想,永康书记夸赞红梅有志气,鼓励她好好学习,为实现理想而努力。

http://gladmin.www.szxud.com/uploadfile/image/20180316/20180316150502998.jpg

今年过年,雷保友一家作为贫困户代表,受邀参加在大雁塔南广场开元广场举办的唐人街开街仪式。大年三十,杨祎得知后,一家3口陪着雷保友一家4口在西安吃了年夜饭,并在除夕之夜陪他们一起参观游览了大唐芙蓉园灯展。大年初一,杨祎一家人陪着雷保友一家还受到了书记的亲切接见。

如今,杨祎的女儿美宝每次去都喜欢和红梅到红梅家的一个山坡上去摘李子和杏子,红梅总是会把最大最红的悄悄地塞给美宝……

杨祎讲,现在每到换季或者节假日,她都会先想到红梅一家,淘宝购物车里红梅一家的东西也是最多的……

永康书记说的“用心用情用力”“结穷亲”,正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羁绊,建立了这样的羁绊,帮扶主体才能俯下身去把工作做实,帮扶对象才会真正感受到,当他们身处困境时,有一双手在拉着他们,当他们想要奋力摆脱困境时,这双手将施以最大的力量帮助他们。

杨祎以强烈的宗旨意识,抓住精神扶贫这个关键纽带,注重树立贫困人口的自信心,从根源上解决贫困问题。最后一公里,不光是政策和贫困户、帮扶干部和贫困户之间的物理距离,也是人心与人心的距离。

高陵区通远街办党工委书记  杨琦 

帮扶高陵区通远街道北孙村贫困户黄长生 

http://gladmin.www.szxud.com/uploadfile/image/20180316/20180316150613878.jpg

杨琦,现任通远街道党工委书记。2017年以来,他以坚强的党性和务实的作风认真履行一名共产党员的神圣使命,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关于脱贫攻坚工作会议和文件精神,不断强化脱贫攻坚意识,坚持脱贫攻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坚持脱贫攻坚与社会保障有效衔接,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为通远街道脱贫攻坚做出了积极有效的贡献。     

大局着眼,统筹推进,做脱贫攻坚的领路人

通远街道位于高陵区西北部,处于渭北工业发展区和农业规划区结合处,下辖18个村,1.1万余户,4.6万余人,总面积48.7平方公里。目前,全街道在册建档立卡户101户191人(其中28户90人为稳定脱贫户,不再享受脱贫政策),享受脱贫政策的73户101人中包括五保贫困户54户54人,低保贫困户9户23人,一般贫困户10户24人。

面对辖区脱贫工作实际,杨琦坚持脱贫攻坚任务压倒一切原则,坚决带领党员干部打赢脱贫攻坚战。一方面做好安排部署,先后组织召开各类培训动员会、脱贫攻坚推进会、“回头看”工作会等20余次,统一帮扶政治意识,加强帮扶责任意识,增强干部业务素质,确保政策准确理解,执行帮扶不走样、不打折;一方面时刻不忘脱贫攻坚工作,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要求,带领干部深入村组,“认穷门、结穷亲”,详细了解建档立卡户致贫原因,积极宣传各级政府关于住房、医疗、教育等优惠政策,从改善人居环境着手,从发展致富着眼,全力推进辖区脱贫攻坚工作。

http://gladmin.www.szxud.com/uploadfile/image/20180316/20180316150703487.jpg

强化督查,狠抓落实,做脱贫攻坚的责任人

杨琦始终牢记自己第一责任人身份,在工作上尽职尽责,强化督查、狠抓落实。按照区扶贫办工作部署,及时安排各村整合四支量组成临时党支部,筑牢战斗堡垒,深入传导责任压力,形成一把手全面抓、干部具体抓的落实体系。同时,进一步明确脱贫任务和时限,层层签订责任状,将扶贫实绩纳入干部考核当中,确保脱贫攻坚落到实处。采取定点检查和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辖区101户建档立卡户帮扶效果、帮扶措施、工作台账等细致督导检查,及时分享好的经验,迅速整改出现的问题,真正做到用情扶、扶真贫、出实效。

目前,辖区73户建档立卡户已全部加入产业帮扶,其中69户加入合作社参与年终分红,4户借助帮扶资金发展种养殖产业。另有9户签订就业扶贫公益专岗(从事村组保洁工作),各户家庭经济状况逐步改善。


小处着手,用情帮扶,做脱贫攻坚的暖心人

作为帮扶干部,杨琦用心用情、真帮实帮,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绩。一是经常走访摸清底子。多次走访帮扶对象黄长生家,详细了解家庭构成及致贫原因,细化帮扶措施,落实帮扶举措,确保帮扶实效;二是及时筹措资金改善条件。先后为其修整院墙、粉刷墙面、更换大门纱窗、铺设出门道路,添置沙发、衣柜、床上用品,定期帮助打扫卫生,切实改善帮扶对象居住环境;三是注重精神帮扶坚定信心。定期走访谈心,了解思想动态,认穷亲、结穷对。采取多鼓励、多支持、多引导的方式,定期及重要节日期间送去生活用品、慰问品、慰问金,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困难,帮助建档立卡户家庭成员重树生活自信;四是及时调整帮扶方案精准施策,在帮扶对象黄长生母亲去世后,考虑到其二级智力残疾现状,及时为其联系办理五保手续,送往五保养老中心,切实改善生活。

灞桥区机关后勤中心副主任  李海平   

帮扶灞桥区洪庆街道丁张胡村贫困户张三过

  http://gladmin.www.szxud.com/uploadfile/image/20180316/20180316150831243.jpg

李海平,中共党员,现任灞桥区后勤中心副主任。2017年6月担任灞桥街道丁张胡村的脱贫攻坚队队长及贫困户张三过的帮扶干部“双重身份”。李海平始终把做好扶贫攻坚工作作为自己一份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与扶贫工作队和村干部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入户走访座谈,访贫问苦,帮助积极争取项目,为贫困群众做了许多实事好事。在他的带领下,丁张胡村脱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贫困户张三过家庭的生产生活有了较大改善,李海平的扶贫工作得到了群众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http://gladmin.www.szxud.com/uploadfile/image/20180316/20180316150858759.jpg

当好队长,尽力履职“扶困”。丁张胡村位于洪庆山塬地区,全村共有232户,863人,是灞桥区8个扶贫重点之一。上任伊初,村里存在未解决安全饮水,入户路是烂泥路,有些贫困户住危房等问题,李海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10余次到区财政局、区民政局、区水务局、区住建局等职能部门沟通协调,先后争取资金23万元,为10户贫困户安装自来水、修建水池,解决安全饮水问题;协调6万元,为4户贫困户新建灶房,并送电磁炉及灶具等生活服务器,解决群众燃眉之急;为4户口贫困户进行危房改造,改善群众居住环境;为全村所有入户路进行“煤灰+白灰”改造,铺设道路3.1公里,让群众彻底告别了烂泥路。李海平还注重发挥“四支队伍”作用,依托扶贫临时党支部,经常与村第一书记、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研究长期脱贫措施,制定了《驻村工作计划》《脱贫攻坚工作计划》等,确保驻村帮扶工作有序有力推进。

http://gladmin.www.szxud.com/uploadfile/image/20180316/20180316150938267.jpg

当好亲人,满怀真情“扶智”。 俗话说“人穷志短、马瘦毛长”。该村贫困户张三过,是李海平对口帮扶对象,家有6口人,自己长期慢性病,妻子智力残疾,儿子儿媳无工作,两个孙子尚年幼,家里的住房也是“东边看日头、西边看月亮”,全家生活来源主要依赖儿子外出打零工。张三过既要照看生病的老伴,还要拉扯年幼的孙子,自己身体患病,压得他心理十分脆弱。帮扶前张三过在村内走动,见人“不抬头、不说话”,且十分倔强,对帮扶有很强的抵触心理,感觉是别人在“可怜”他,对李海平不冷不热,甚至冷言冷语。李海平没有在意老人的“倔脾气”,他像亲人一样,苦口婆心一遍一遍宣传扶贫政策,一次一次送上米面油等生活用品,一天一天做张三过思想工作。同时积极进行产业帮扶,发挥张三过尚有部分劳动力和儿子、儿媳闲暇时间,做好核桃、樱桃种植;协调洪庆街道办、区民政局,为张三过和其老伴办理低保;协调资金1.8万元,为其新建灶房,修缮围墙、安装大门,改善张三过生活水平。随着物质生活的逐步改善和对扶贫政策的逐步了解,张三过的抵触心理没有了,性格也开朗了,走路腰板也硬了,见人也热情了,年内就能脱贫。

http://gladmin.www.szxud.com/uploadfile/image/20180316/20180316151005190.jpg

当好联络员,用好政策“扶力”。驻村工作队队长,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必须做到脑勤、腿勤、嘴勤。李海平几乎天天都入户了解情况,每周要到有关区级部门和帮扶企业沟通对接。在第一书记吴杰的帮助协调下,联系陕西汇国集团公司在村里开展送温暖活动,为全村贫困户送去米面油,电视机、洗衣机、电风扇等价值3万余元的生活用品;在区人社局、洪庆街道及驻区企业的支持下,先后为胡新亮、胡永强、杨光明等贫困户安排保安、快递和公益性岗位等工作,增强贫困户自我造血功能;在区卫生局、区民政局的帮助下,将符合条件的胡巧花送往灞桥区敬老院集中供养,解决了老人生活难题;为妻子患重病的于永军送去3000元临时救助金;为全村5户贫困户办理低保。同时,他还注重村内整体村容村貌提升工作,联系区城市管理局,为村里安装了垃圾桶20个,较好地解决了村内卫生脏乱差问题,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全村群众的一致好评。

http://gladmin.www.szxud.com/uploadfile/image/20180316/20180316151030857.jpg

看到丁张胡村和张三过家庭的生产生活日益改善、9月份将稳步脱贫,李海平的眼角流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目前李海平正带领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班子继续按照制定的脱贫规划,做实做细精准扶贫,确保一户一策落到实处,贫困户高质量稳固脱贫。

国际港务区管委会房管局副局长   惠远 

帮扶国际港务区新合街道李家村贫困户张光华  http://gladmin.www.szxud.com/uploadfile/image/20180316/20180316151107124.jpg

按国际港务区脱贫攻坚安排,惠远结对帮扶新合街道李家村贫困户张光华。开展帮扶以来,他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积极践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像对待家人一样,用心用情用力切实落实各项帮扶政策,努力帮助贫困户早日走出困境。

http://gladmin.www.szxud.com/uploadfile/image/20180316/20180316151144441.jpg

深入走访,制定对口帮扶政策。初见张光华,这个66岁的孤寡老人的生活状况就让惠远很是忧心: 张光华是位孤寡老人,未婚未育,患有精神疾病,无劳动能力和收入来源,是低保户,目前独居,无人照料。有0.76亩耕地,由其侄子耕种。家里4间平房,但房内无一件家具。一间集厨房和卧室于一体的房屋内,墙壁已被烟火熏得的漆黑,蚊蝇乱飞,老人就睡在没有铺盖的地上……看到此情此景,他深感责任重大和帮扶工作的紧迫性,在心里下定决心,一定要帮扶到底,让老人能安度晚年。


结合老人实际需求,他和街办包村干部、村支书及张光华弟弟商定了具体帮扶措施,通过健康扶贫,联系医疗机构进行诊治;通过兜底扶贫,督促社会保障措施落实到位。

用好政策,着力改善贫困户生活条件。随后张光华老人成了惠远心里的一大牵挂,每周必定前去探望。在管委会和街办的支持下,先改善生活条件,修缮整治了房屋院落,接通了水电,增设了家具及生活用品;再者落实社会保障待遇,协助老人补办了身份证,领取了上半年的低保金;诊断了残疾程度,办理了低保转五保手续,帮助其享受更好的兜底保障待遇,将各项保障资金及医疗补助政策落到实处;协助指定一名监护人照料老人日常生活。为让老人以后的日常生活有更多保障,老人目前现有的土地、宅基地等财产及每月的低保金及养老金补助资金,急需一位监护人代管。通过协调,按相关程序,由村委会指定张光华的弟弟为其监护人,代管老人财产并照料其日常生活。

http://gladmin.www.szxud.com/uploadfile/image/20180316/20180316151253295.jpg

用情感化,悉心关爱贫困户日常生活。张光华老人有精神病,年龄大耳朵背,沟通时有很大障碍。多年来在村里独来独往,每次探望,惠远都给老人送去食物、衣服等生活用品,耐心陪老人聊天。刚开始,老人并不搭理,周围邻居也劝说,“别费劲了,他就是个神经病”。但惠远觉得帮扶不仅仅是简单送点东西,更应该让贫困户从心里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增强他们的生活信心。经过不懈的努力,多次的嘘寒问暖终于受到了张光华的认可。虽然老人有精神病思维混乱,但是对于对他好的人,他能感受到真正的善意和温暖,从最初的不搭理到现在一见到我,就主动往前凑,会笨拙的问候一句:“来了啊,吃了没有?”,并且更“听话”了。每次让老人按手印他都很配合,本来抗拒就医的他也能在耐心劝说下完成各项检查。现在惠远更乐意去了,不仅仅因为张光华是帮扶对象,张光华更像是他的一位亲人,几天不去探望,想起老人一见到他就满是欣喜的目光,就立马坐不住了。2017年10月19日,《三秦都市报》刊登了题为“惠远和‘老叔’的扶贫故事”的报道。

西安市公安局长安分局监管大队大队长  何金鹏

帮扶长安区子午街办子午镇村贫困户肖红民


何金鹏,男,汉族,1969年生,中共党员,西安市公安局长安分局监管大队大队长。

http://gladmin.www.szxud.com/uploadfile/image/20180316/20180316151401354.jpg

老家在农村的何金鹏,深知贫困群众的疾苦,他在干好本职工作之余,长期自愿参与农村扶贫工作,积极拓展帮扶思路,组织募捐活动,为秦岭山区困难群众募捐衣物,先后向长安、蓝田、周至、户县100多个村的贫困群众捐赠衣物80000余件,受益群众5000余人,被评为“陕西最美志愿者”。2017年被中央文明办授予“中国好人”称号。中央电视台《他们的故事》报道了何金鹏同志在李家山村精准扶贫的事迹。

http://gladmin.www.szxud.com/uploadfile/image/20180316/20180316151432208.jpg

不遗余力   用心帮扶

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启动以来,何金鹏积极响应组织号召,全身心投入到扶贫工作中。子午街办子午镇村贫困户肖红民是何金鹏的联户帮扶对象,家里长期不通水、电,住的土坯危房,没有经济来源,饥一顿饱一顿,本人也对生活失去了信心。何金鹏帮扶后,多方联系,自已拿出2000元为其接通了水、电,联系村组和民政部门为其申报了五保户,肖红民按月领取政府发放的五保金,生活基本得到保障。针对肖红民长期贫困的实际,何金鹏先后入户五十多次,宣讲扶贫政策,解决实际困难,鼓励肖红民重拾生活信心。帮扶工作亲力亲为,夏天买窗纱、风扇、灭虫剂,冬天送电热毯、电暖器,过年送春联、送年货、送饺子,平时每次去都带生活用品。危房改造也将马上实施,预计5月前后就可入住。肖红民说:我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是党的精准扶贫好政策使我不愁吃不愁穿,生活更有信心了,人也变得开朗了,有这么好的政策和帮扶干部,我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精准发力  助力脱贫

地处秦岭脚下的长安区杨庄街办李家山村是何金鹏长期精准扶贫的一个村。八年来,何金鹏经常利用工作之余入户走访,从开始给困难群众送过冬的棉衣,到春节给贫困户送米面油嘘寒问暖,又通过给贫困户买羊仔鼓励贫困户自力脱贫,使贫困群众看到了希望。何金鹏发现该村自然风光秀丽,引导村组举办首届李家山村梨花节,组织中央省市媒体集中宣传报道,使该村走上农家乐休闲游经济发展路子。

社会公益  助力扶贫

何金鹏在长安区发起成立“长安公益联盟”,提出“你不用的衣服、山区人的温暖”,长期为贫困群众征集衣物,并将家里的客厅和卧室作为仓库,对男式、女式、薄厚衣服细心分类处理,每年冬天,收衣服、整衣服、送衣服成了他和志愿者工作之余的主要事情。尽管这项工作繁杂、劳神劳力,但何金鹏无怨无悔。八年多来,何金鹏和他的志愿者伙伴们向西安周边区县贫困群众送衣数量近8万件。他在长安区发起的送温暖活动,获得山东、四川、广州等全国各地网友的支持,常年捐物捐衣不断,何金鹏也成了远近闻名的“爱心搬运工”。

西咸新区泾河新城高庄管理办工程部部长  陈愿

驻泾河新城高庄镇新庄村第一书记

http://gladmin.www.szxud.com/uploadfile/image/20180316/20180316151600660.jpg

陈愿,中共党员,2017年6月任西咸新区泾河新城高庄镇新庄村驻村第一书记。在泾河新城曾获得“2013年半年先进”、“2013优秀共产党员”、“2016年半年先进”、“2016年年终先进”;“2017年先进”荣誉称号。

http://gladmin.www.szxud.com/uploadfile/image/20180316/20180316152038178.jpg

新庄村是西咸新区唯一的一个贫困村,位于高庄镇东南部旱塬地带,总面积1.26平方公里。全村共有4个村民小组,255户,995人,耕地面积1745.29亩,基础设施条件差、水利设施落后。全村经济以农业种植、养殖和外出务工为主,集体经济薄弱。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陈愿带领驻村工作队和乡村干部一起同吃同住,入户走访坐谈,访贫问苦,为贫困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得到了一致好评。

http://gladmin.www.szxud.com/uploadfile/image/20180316/20180316152107765.jpg

整合“四支力量”  做群众的“主心骨”

陈愿初到新庄村,牵头整合了村“四支力量”,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政治引领作用,严格工作制度,主抓基层党建、“党建+”等工作。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制度,积极开展党员活动、远程教育活动等,统筹推进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及环境卫生整治等工作。通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十九大精神等精神的学习、贯彻,改变了新庄村原来纪律涣散的现状,新庄村支部成为群众的主心骨。

http://gladmin.www.szxud.com/uploadfile/image/20180316/20180316152143725.jpg

精准识别   圆满完成数据清洗任务

组织驻村工作队、村三委,按规定走访、评议、公示等程序,确定新庄村2017年度贫困户为13户42人,在档巩固提高户15户58人,并组织、督促帮扶人定期展开帮扶工作。数据清洗过程中,难免出现矛盾误解,陈愿总是以平时的语言、平等的姿态,向群众悉心解答政策、解释原由, 取得群众的理解支持,确保对象核实准确、数据清洗无误。

http://gladmin.www.szxud.com/uploadfile/image/20180316/20180316152211631.jpg

改造提升  为旧村焕新颜

作为第一书记,陈愿牵头全面推进新庄村基础设计改造提升工作,责任重大,难处多多,但他没有丝毫畏难情绪,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每日亲自到现场监工,在他的努力下,新庄村目前已基本完成电力扩容提升、村卫生室提升、道路提升、饮用水安全提升等工作;全村户容改造完成240户,综合管沟、生态处理池等基础配套工程施工也基本完成;天然气入户施工低压入户完成40户,并覆盖了2个无线热点、完成了便民服务中心、村文化广场的建设。


落实“七个一批”政策   开凿小康大道

最让陈愿牵挂的,还是新庄村13户贫困群众。一年来风雨兼程,走东家、跑西家,留下的汗水,换来的是贫困群众的笑颜和善良的成绩单。目前“七个一批”政策在新庄村落实情况良好:医疗扶贫26户、教育扶贫19人、社会兜底扶贫1户,按部就班顺利长期落实到位;危房改造完成3户;就业扶贫落实岗位11人;生态扶贫完成改厕、太阳能热水器安装、环境美化、房屋渗漏处理等;落实了7户养殖产业发展,并成立了新庄村乡情苗木花卉专业合作社,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结合三变改革发展村经济。

目前入股村民115户,其中贫困户12户,入股土地530亩,并完成苗木种植200亩,25000棵;新庄村产权制度改革时成立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还推出了蔬菜、稻米、菜籽油等农产品,并和北京屋蓝博科贸有限公司合作开展农业设施建设,农业配套设施正在建设;组织完成新庄村在档户金融扶贫小额贷款2户。他积极联系八班两组、社会力量等在新庄村完成义诊7次、文艺汇演4次、主题放映3次、志愿者活动3次,义捐活动2次,技能培训2次,下乡招聘活动2次;大力开展新庄村民风建设,及时宣传禁赌政策、推出模范,不断增强新庄村群众的内生动力。

阎良区计划生育协会六级职员  杨惠英

帮扶阎良区北屯街办

http://gladmin.www.szxud.com/uploadfile/image/20180316/20180316152326931.jpg

苏根学是苏克华(贫困户户主,家住阎良区)的儿子,是家里的顶梁柱,由于家底太薄,为人忠厚老实,在孩子幼小时,妻子和其离婚,一人即当爹又当妈,父母年龄逐渐大了,孩子上学花费较大,打零工活路又不多,日子过的紧紧巴巴,2016年家庭人均纯收入仅有2896元,被认定为贫困户。

http://gladmin.www.szxud.com/uploadfile/image/20180316/20180316152352440.jpg

自从入户的当天,帮扶干部杨惠英就和这一家打成了一片,开始了他们的脱贫之路。

http://gladmin.www.szxud.com/uploadfile/image/20180316/20180316152415492.jpg

贴心交流,鼓起志气,点燃根学翻身梦

5月25日,初次入户订计划。 她早早来到了帮扶户苏克华老人家,只有苏克华和老伴在家,跟他们了解了一些家里人口、住房、种植、家庭收入等情况,说话间,苏根学也回来了,看见人多,就在一旁的小凳上坐了下来,默默无语,得知他就是老人的儿子时,杨惠英主动和他搭起话来,也许是因为人不熟,也许是对来人存有戒心,苏根学说话闪烁其词,问起下一步打算,也是吞吞吐吐,看到这种情况,杨惠英耐心给他解说了国家的脱贫意义、入户的目的、政府及她个人真帮扶的决心,根学渐渐的接受了她,说只要政府帮我,我愿意通过劳动改变现状,于是他们当时就制定了产业发展计划。杨惠英的真心、真情点燃了根学的脱贫致富梦。

http://gladmin.www.szxud.com/uploadfile/image/20180316/20180316153600361.jpg

积极协调,解决资金,铺就根学脱贫路

6月14日,和根学约定养鸡脱贫。初次入户后,杨惠英和这一家的联系就从未断过。根学收完麦子后,一方面自食其力扎鸡舍,做基础准备,一方面和亲戚打听养鸡技术;杨惠英边给上级汇报计划,边积极落实资金,区扶贫办、区农林局、区金融办都有她打去咨询资金的电话。虽然分头跑,但他们不是在家里碰头商议,就是电话保持沟通,不管是晚上还是休息日。根学的自立、自强和强烈的想改变贫穷的愿望激励着帮扶干部杨惠英,杨惠英的真心帮扶也让根学吃了定心丸。6月14日这天,杨惠英又来到根学家,因为今年麦收前极端的大风和冰雹天气,麦子收了但不丰收,麦子产量、质量全部下降,价格也比往年低了许多,指望的这部分钱也落空了,母亲的病天天要花钱,过日子吃饭天天要钱,根学愁眉不展,资金难倒了这个汉子,可杨惠英的资金也没落实好,于是她和根学约定,不管上级的资金到不到位,鸡舍准备好后,马上买鸡,当场掏出2000元塞给根学,先把鸡逮回来,资金一步步解决。村支部书记张大川也表示立即联系防疫人员,为后期管理提供服务。

7月2日,根学的脱贫致富鸡终于回来了。他们的不等不靠,拉开了根学脱贫的序幕。9月份,区脱贫办扶贫小额贷款政策下来了,杨惠英又积极和北屯信用社联系,和工作人员一起参与贷款考察,10月12日,根学的3万元贷款下来了,彻底解决了资金问题。她又和区农林局联系,争取到24根大棚钢架,解决扩大养殖。

http://gladmin.www.szxud.com/uploadfile/image/20180316/20180316153632344.jpg

小事做起,点滴帮起,温暖根学一家人

7月5日,杨惠英和驻村工作队带着街道办给贫困户买来的被褥、床单、被套、凉席、小饭桌来到根学家,为老人换上了床单、铺上了凉席,80多岁的苏克华老人高兴的合不拢嘴,直夸共产党就是好,不停的给满脸大汗的干部扇扇子。从帮扶以来,杨惠英就把党和政府的嘱托记在了心间,用共产党员朴实的感情、真情和这家人走在了一起,麦收前后走访、逢节问寒问暖、定时打扫卫生……王秀芹老人的病,一直是根学的心事,母亲自去年查出肺癌晚期,治疗花费给这家带来了很大的负担,西医治疗使老人浮肿,于是全家决定用中药治疗,每周就得200多元,杨惠英知道后,尊重根学家人的意见,积极联系卫生院、民政办享受惠民政策,为其争取临时救助1000元。11月19日,根学母亲秀芹老人去世,她又以亲戚身份参加了吊唁丧礼,并看望安慰家属。杨惠英在帮扶的过程中,用真心,倾真情,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帮起,为贫困户开出脱贫药方,让根学这一家不但感受到了党的温暖,也增强了生活的信心。截至目前根学养了两茬鸡,售出后净挣25000多元。

http://gladmin.www.szxud.com/uploadfile/image/20180316/20180316153651640.jpg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杨惠英的帮扶工作已经取得实效,她和根学为早日脱贫还在努力。

鄠邑区石井镇中心学校党总支书记兼校长  杨石信

帮扶鄠邑区蒋村镇南二组贫困户温超社

他第一次走进蒋村村委会,索取了温超社家庭情况的各种资料,随后整个下午硬是冒着暴雨穿梭于老温家、村委会、街道文印部,尽力做到精准完善扶贫资料。看见老温家破房屋顶四周到处漏水的情景,他全然忘记自己已全部湿透。离开老温家的时已经晚上九点多,天还在下着大雨。虽然给老温留下了米面油等生活必须品,但是他心里却非常沉重。


温超社今年52岁,未婚独居,思维缓慢,智力偏低。自幼体弱多病,驼背罗锅,现体重不足百斤,靠给人打点小零工维持生计,收入微薄。现住父母留下的土坯房内,屋顶严重渗漏,早已成为危房。老温也完全丧失了生活勇气,啥也不想干,九分地也租给了别人。老温是因危房致贫的,这个贫该怎么扶,这个困该怎么帮,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杨石信同志苦苦思索了多日,坚定了帮助老温盖房信念。


杨石信先后同镇、村干部及驻村干部商量帮老温盖房的事情,大家都非常支持,这更坚定了他的信心和勇气。在对老温个人和家庭社会关系以及国家政策了如指掌后,杨石信信心大增。再次鼓励老温说:钱他帮忙找,房一定要盖。为筹资,杨石信召开石井教育总支委员会,在他的号召下,五位委员一致同意通过网络众筹的办法为老温捐资建房,他率先捐款3000元,在他的影响下,短短两天时间,他的亲戚朋友、石井的党员、教师、学生家长以及来自四面八方、全国各地的社会同仁的捐款达24000余元。


为了不耽搁老温盖房进程,杨石信生病住院期间偷偷跑出医院,来到几十里外蒋村村干部家里,给老温和村委会签了建房合同。


在杨石信的积极奔走下,去年8月底,一座三间一层砖混结构的80平方米的新房如期建成了。10月27日,包村干部刘长荣同志、村党支部书记温义社同志、村委会主任王兴亮同志及村民自发20余人,敲锣打鼓,给石井镇中心学校党总支送来“扶贫先锋 帮困楷模”的感谢牌匾!


春节来临,杨石信有带上儿子亲自来到“亲戚”温超社的新家,为其送来米面油等春节慰问品,又和儿子一起为温超社的新房贴上新春对联。温超社开心的笑了,三人一起在新房前合影留念。


有人问,杨石信为什么要这样做,他淡淡一笑,“扶贫是党交给我们的任务,帮困是我家的家风,爱心是我们每个人应有的品质,帮扶贫困我们大家都在做,我不过是其中小小的一员”。 他的行为是一个共产党员朴实、无私、奉献精神的写照。在他的倾心帮扶下,贫困户温超社不仅盖起了新房,摆脱了贫困,而且也找到了工作,大踏步奔上小康之路。

临潼区纪检委干部  田晓行

驻临潼区穆寨街办杨南湾村工作队队长

http://gladmin.www.szxud.com/uploadfile/image/20180316/20180316154126234.jpg

临潼区穆寨街道杨南湾村是一个省定贫困村,全村6个小组195户597人。现有在册贫困户21户40人,全村80%以上的青壮年外出务工,集体经济薄弱、基础设施滞后、产业项目缺乏、群众观念落后。“田队长到我们村扶贫以来,为我们带来了资金、确定了产业、帮建了新房、修通了道路,点亮了路灯,现在村里的是非少了、干事的多了,等靠要的少了、主动挣钱的多了,全村群众奔小康的劲头更大了”。谈到这些,让包括杨南湾村党支部书记张生荣在内的全村父老乡亲常常欣喜不已。

成立扶贫基金

规划有了,产业如何布局?资金从何而来?田晓行遇到了驻村后的第一个难题。6月16日,杨南湾村扶贫基金正式成立,30天后,各帮扶单位陆续为基金池注入资金70万元。

田晓行还积极与区内的民营企业家联系,聘请他们担任杨南湾村产业扶贫发展顾问。陕西熙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西安智宸商贸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倾情捐助,为扶贫基金注资20万元,该村的扶贫基金已累计达90万元。2017年通过扶持产业项目及落实各种帮扶措施已使用基金50万元。

狠抓产业项目

村集体经济如何发展?贫困户如何脱贫致富?产业项目如何确定?是田晓行一直苦苦思索的问题。

——发展现代养殖业。他多次到西安新天地草业有限公司对接洽谈,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进行合作。经过40多天锲而不舍的沟通和争取,该公司最终决定在杨南湾村投资300万元,建设规模可达500只的养羊基地。随后成立了杨南湾绿鲜养羊专业合作社,办理了105万元的贴息贷款。该基地占地10亩,羊舍1000平方米,各种现代化的配套设施全部到位,11月1日150只骊羊正式投放基地。

田晓行细说着该项目给村民带来的收益:公司连续三年每年为21户贫困户每户资金分红4000元;优先使用贫困户劳动力从事养殖管理、饲草加工等劳务,可以获得工资性收入;以此基地示范带动,鼓励全村养殖骊羊,所产羔羊公司订单回收,推动全村群众发家致富;引导群众种植饲料玉米、蛋白桑、蒲公英等药物饲草,公司订单收购,带动地方饲草产业发展;村委会将土地入股,公司年末根据所占股份为村集体分红。

——发展乡村旅游业。积极利用各种机会宣传并进行招商引资。西安临潼归真农业观光有限公司一期投资3000万元,建设占地180余亩的归真生态农业观光园项目,不久的将来,一个集住宿、观光、娱乐、运动、餐饮、购物为一体的乡村风味的田园综合体便会迎接八方来客,可提供上百个就业机会,带动杨南湾产业结构调整和三产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7年10月25日,首届杨南湾村“醉美杨树林观赏周”活动盛大启幕,15天共接待游客约3万人,农副产品及农家乐等三产收入达10万元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发展订单种植业。以公司+农户的模式和西安临潼厚土农业公司合作,投入3.5万元为40户群众免费提供种子和化肥,连片种植黑小麦130亩,公司以高于普通小麦市场价每公斤1元订单回收,打消了群众的顾虑,确保农民增产增收。

村貌更换新颜

累计投入资金143万元,村内的水、路、办公场所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投入6万元完成了1100米饮水管道更换和蓄水池加固工程;投入40万元建成了杨南湾村扶贫产业发展中心;投入55万元完成了1300米村级道路硬化;投入30万元安装太阳能路灯50盏;投入12万元建成了星级标准公共卫生间。对这些,田晓行只是淡淡一笑:“我也是农村长大的,对农村有着特殊的感情,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脱贫攻坚的路任重道远,田晓行将带领杨南湾扶贫人一往无前,义无反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