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专栏 > 高陵地方志 > 年鉴
《西安年鉴》2017 高陵区概况
发布日期:2017-10-10   来源:高陵区志办   字体:【字体: 】    浏览次数: 次


概 况  2016年,高陵区辖3镇4街道,86个行政村、17个社区。区域面积29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15073.33公顷。常住人口35.11万人,人口密度1194人/平方公里,人口出生率12.98‰,自然增长率6.5‰。有19个少数民族,共902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00.24亿元,比上年增长7.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5930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80.34亿元,增长7.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59.53亿元,增长6.4%;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02亿元,增长-1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54亿元,增长13.6%;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464元,增长7.4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31元,增长8.2%。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到10.1:68.3:21.6。

                高陵区2016年经济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指  标

单位

数量

同比增长率(%)

备注

地区生产总值

其中:一产

二产

三产

工业增加值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实际利用外资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率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万美元

%

300.24

30.23

205.14

64.87

184.98

180.34

55.59

12.02

459.53

44.54

1620.9

29464

16431

3.51

7.3

2.9

6.8

11.1

7.3

7.5

12.2

-11.4

6.4

13.6

9.7

7.44

8.2

持平

可比价增速

可比价增速

可比价增速

农业与农村经济  2016年,高陵区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完成55.59亿元,比上年增长12.2 %。农业增加值19.6566 亿元,增长5.9%。其中,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分别为31.13亿元、0.1378亿元、18.2098亿元、0.0242亿元、6.0960亿元,分别增长4.3%、-23.8%、2.1%、-28.8 %、19.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31元,增长8.2%。农业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得到发展,设施农业面积达到7万亩,省市级现代农业园区达到14个,无公害生产基地达到16个,“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达到35个。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7家、新型经营主体达到246家,农业生产经营由“单打独斗”走向“抱团致富”。蔬菜生产销售总量双双提升,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农业生产综合效益明显提升。全年粮食总产量18.8万吨,比去年增长-2.39%。现代农业发展质量得到提升,新认定市级现代农业园区4个、无公害生产基地3个、无公害农产品4个,农产品合格率达到96%以上。积极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新认定家庭农场2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3个,新培育职业农民100人。乡村旅游发展效益初显,集休闲、体验、餐饮于一体的“高陵场畔”,在节假日期间平均接待游客过万人。互现网+农业蓬勃发展,农业电商产业园已入住农业电商30家,吸引近30户从业者入驻,区农产品电子商务协会发展会员60名,2016年累计销售樱桃、红杏等农产品18万单,销售金额超过800万元。

工  业  2016年,高陵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36.62亿元,增长5.7%;工业增加值184.98亿元,增长7.3%(可比价增速);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0.34亿元,增长7.5%。工业生产平稳向好。深入开展“千人亲商助企”活动,主动协调解决企业生产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促进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全年新增规模以上11户。重点企业陕重汽完成产值326亿元,增长6.74%;72户亿元以上企业完成产值806.16亿元,增长6.04%;涉及的27个行业中19个实现正增长,产值下降企业由年初的64家下降到46家。全力配合支持经开区建设渭北工业区高陵装备工业组团,着力推动工业向中高端发展。入驻企业达到558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43家,产值过亿元企业达到72家。培育的高新技术企业29家、市级“科技小巨人”企业25家,上市企业11家。实施技术改造项目136个,获得专利授权1830项,陕重汽、中兴林产等10家企业完成产品结构调整升级,融豪工业城被确定为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

重点项目建设   2016年,高陵区注重发挥投资对稳增长的关键作用,制定实施促进投资稳增长的15条措施,优化手续办理、强化要素保障,促进更多的有效投资在高陵落地生根。今年86个项目完成投资68亿元,其中20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完成28亿元,18个项目建成竣工。在重点项目的带动下,全区固定资产投资从年初下降71%“由负转正”,全年增长5%。

招商引资  2016年,高陵区持续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培育发展新动能,积极创新招商引资模式,组建专业招商分队“走出去”、利用全市招商平台集中“请进来”等方式,全年引进项目41个,合同投资额117.8亿元。在经济下行和机构调整的双重压力作用下,经济发展效益有所下滑,全年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完成12.02亿元,增速下降。

商贸服务  2016年,高陵区深入实施三产突破发展战略,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引进大型物流企业9个,东营物流园二期,京通易购一期建成投用,华南城电商物流园、利亨物流园、涌东物流园正在加紧实施,顺丰、京东商城、京通易购在高陵区设立西北分拣中心,现代物流业日交易额超过6000万元。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落实市场准入、创业服务政策,全年新发展各类市场主体3594户,增长30.7%,新增注册资本49.4亿元,增长150%。大力推进商业综合体建设,主动引进新业态,改造提升传统商贸服务业,鹿苑、泾渭、姬家等区域商业气氛更加浓郁。各类市场主体达到1.4万户,培育限上商贸企业11家,传统商贸、零售、餐饮业规模和档次不断提升。创建3A级旅游景区2个、升级金牌农家乐5个,以农耕体验、果蔬采摘等为引领的乡村旅游蔚然兴起。第三产业GDP比重较2011年提高6.8个百分点。

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2016年,高陵区全面推行政府部门权力清单,制定《区级部门和街镇行政职权目录》,深入开展行政审批事项清理,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明确255项后置审批事项,保留34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全面推进“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制度,统一核发加载法人信息、组织机构代码、社会保险、税务登记号、统计登记证的营业执照。探索事中后监管方式,制定印发了《区级部门随机抽查事项目录》,共收录抽查项目257项,涉及部门34个,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建立“一单、两库、一细则”监管模式。

六项国家级改革试点  2016年,高陵区以新型城镇化试点为重点,统筹推进各项试点改革。一是人的城镇化取得新突破。推行新社区集中安置、货币化、房票安置等政策,鼓励和引导农民自愿退出村组宅基地进入城镇和社区居住,进一步完善社区配套设施建设,有序推进群众回迁。已利用棚户区改造政策包装了三期9个项目,涉及群众4969户,争取国开行贷款29.2亿元额度,第四期棚改贷款项目已上报待批。全年有序回迁群众580户,有意愿放弃宅基地进城市社区居住的群众已达200余户。二是农村资源盘活有了新成效。按照“融合贯通、统筹协调”的思路,完善配套制度,在产权抵押贷款、集体资产股份权能制度改的等方面实现了试点的联动发力。“两权”抵押贷款、集体资产股份全能改革等成果开始被省市复制推广。三是农村宅基地改革形成新模式。探索形成了“老村规范提升、新村建设转型、整村退出融合”三种管理模式,实现了退出、收回、审批、抵押、新建、进城等“六个一批”的成效。

                                 六项国家级改革试点工作成效

新型城镇化

◆规划编制:着手编制《高陵新型城镇化规则(2016—2020年)》、《通远镇概念性总体规划(2016—2020年)》和《阳陵邑文化旅游景区总体规划》;

◆农业人口市民化:制定印发《推进农村居民进社区居住指导意见(试行)》配套的6个政策文件,鼓励引导农村居民进社区居住;全面启动社区群众回迁工作,

◆公共服务均等化:何村、南郭等8个社区服务中心投入使用;桑家、北樊等4个社区卫生计生服务站投入运行;何村、北樊、南郭等4个社区幼儿园投入使用。

◆农村发展:启动“幸福新农村”建设,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发展模式。

◆多元化融资体制创新:争取国开行棚改贷款额度29.2亿元,第四批国开行棚改贷款已上报待批。

农村产权流转

交易市场建设

◆制定《高陵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和交易办理流程,建立区、镇街、村三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体系。

◆组建高陵区三阳农村产权融资担保有限公司,设立农村产权抵押担保风险补偿基金。

◆建立农村产权价值评估机制,引进陕西鼎正不动产评估咨询有限公司等三家评估公司作为第三方评估机构,组成农村产权价值评估库。

农村集体资产

股份权能改革

◆制定出台《高陵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界定指导意见(试行)》和《高陵区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的指导意见(试行)》,已确定8个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村。

农村土地制度

改革三项试点

◆制定《高陵区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期间宅基地管理试行办法》等1+6宅基地管理制度及14项配套制度。

◆9月21日,国土部召开进一步统筹协调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任务动员部署会,我区参会并发言。

◆10月8—10日,国家土地督察西安局在我区开展统筹协调推进西北地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集中调研工作并召开座谈会。

◆宅基地退出98户,腾退土地100余亩;按照新审批办法,审批宅基地43宗;46户农村居民签订进社区协议,4户已拿到钥匙。

“两权”抵押贷款

◆制定《高陵区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暂行办法》和《高陵区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暂行办法》。

◆发放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2163万元。

◆发放农民房屋财产权抵押贷款275万元。

城乡建设  2016年,高陵区坚持城市建设“加减法”,在老城区“做减法”,拆除老旧小区建筑等,有效解决了破、烂、旧问题;在新城区“做加法”,不断完善教育、卫生等配套设施,提升发展承载。扎实开展停车秩序整顿、植树绿化、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等,实施23个城市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完成投资近4亿元,新增停车位1517个,新增供气用户11665户,新增集中供热面积13万平方米,供气供热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创森”工作深入推进,强化城乡生态林建设,新增城市绿地小广场2个,新增城市绿地面积1万平方米。省级生态区创建已达考核要求,生态镇、村创建工作有序推进,夏秋季秸秆禁烧实现“零”火点。高标准推动渭河高陵段流域综合治理,累计平整滩区3500亩,建成水体面积870亩;加强湿地保护执法巡查,取缔非法河道挖沙,湿地生态逐步恢复。治污减霾持续加强,拆除燃煤锅炉19台,淘汰黄标车485辆,工地道路扬尘得到有效遏制,空气优良天数达到192天(至11月底)。

社会各项事业  2016年,高陵区扎实推进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公办幼儿园5所,改造提升农村薄弱学校6所;“十九年无忧教育”全年共投入3226万元,营养改善计划实现全覆盖,受益学生26040人。深入推进区级公立医院改革和区镇村一体化改革,中医院、妇幼保健院迁建改造工作有序推进,改造提升卫生服务中心4个,新建社区卫生计生服务站5个。大力推进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区博物馆建成开放,启动新文体中心建设,完成16个村、4个社区的健身器材更新工程;制定出台《高陵区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新成立体育社团3个,全年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60余人,全年举办各类文体活动300余场次,放映电影1056场次,成功创建全国第二批公共文化服务示范项目—高陵公共文化服务“110”;举办“2016年高陵区首届文化旅游推广体验季”活动、“高陵通远镇首届采摘节暨乡村旅游推介活动”,高陵文化旅游业发展影响力大幅提升,全年全区接待游客量250.9万人次,较上年增长146%。《高陵县志(1990—2010)》通过省志办终审。

民生保障  2016年,高陵区民生支出16.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3%。开展就业培训、创业贷款和失业救助服务,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年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214万元,新增城镇就业5521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6万人。住院救助封顶线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其他救助分别由6万、3万提高到15万元,0—14周岁救助标准提高10%,年累计救助封顶线提高到20万元,累计救助困难群众346人次,发放救助金359.5万元。积极推进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99%;新建9个农村幸福养老院,新增210张养老床位。推进精准扶贫,完善扶贫开发长效工作机制,临时救助标准提高到1万元,全年临时救助困难群众259人次,发放救助金81.8万元;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9户,新增租金补贴家庭74户,发放租金补贴37.5万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464元,增长7.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31元,增长8.2%。

中共高陵区委、人大、政府、政协、纪委

区委书记:杨晓东

  副书记:范九利  张韶辉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胡建超

          副主任:张保才

                  吴兴利(女)(2017.01任职)

                  阎红伟(2017.01任职)

                  韩亚仙(女)(2017.01任职)

区  长:范九利

副区长:张水利  胡民升  王小玲(女)    李  斌

                韦  红  周斌之  赵变量  仲伟周  李全生

区政协主席:刘海燕(女)

    副主席:曹秀芳(女) 张护安  谭胜利(2017.01任职)

区纪委书记:邓  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