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2015年,高陵区辖3镇、3个街道办事处、88个行政村、18个社区。区域面积29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200公顷。常住人口34.77万人,人口密度1183人/平方公里,人口出生率9.64‰,自然增长率5.78‰。有19个少数民族,共918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91.4亿元,增长0.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4476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90.01亿元,增长2.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32.08亿元,增长3.9%;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4.13亿元,增长6.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73亿元,增长11.7%;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423元,增长7.9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91元,增长9.17%。非公有制经济总量118.39亿元,占GDP比重40.6%,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到9.5:72:18.5。
撤县设区 2014年12月13日,《国务院关于同意陕西省调整西安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4]158号):同意撤销高陵县,设立西安市高陵区。2014年12月26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西安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陕政函[2014]175号):同意撤销高陵县,设立西安市高陵区。2015年1月9日,西安市人民政府印发《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高陵县撤县设区的批复》,同意撤销高陵县,设立西安市高陵区。8月4日,高陵撤县设区正式挂牌,标志着高陵结束了2365年的县级建制,成为西安市第十个区。
农业与农村经济 2015年,高陵区实现农业总产值49.55亿元,比上年增长5.83%。农业增加值30.37亿元,增长5.9%。其中,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分别为17.87亿元、0.1亿元、9.23亿元、0.0091亿元、3.15亿元,分别增长5.6%、-43.3%、4.4%、-81.6%、18.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91元,较上年增加了1276元。
高陵区2015年经济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指 标 |
单位 |
数量 |
同比增长率(%) |
地区生产总值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实际利用内资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元 元 |
291.4 14.13 25.54 432.08 31.73 190.01 22.05 27423 15191 |
0.9 6.7 26 3.9 11.7 2.1 8.09 7.91 9.17 |
农业生产保持稳定。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丰”,全年粮食总产19.28万吨,蔬菜总产46.17万吨。农业生产模式转变加快,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5个,申报市级示范社5个,15个家庭农场被评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农业科技推广、展示、服务以及农产品电子商务等工作取得了新成效。在第二十二届杨凌农高会上,成功签约西安灏森现代农业嘉年华建设项目和西安市高陵区厚德现代农业园建设项目,“惠家场”牌胡萝卜、“关中第一村尚石里仁村堡”牌樱桃及“华商哥”牌猪蹄3个农产品分获农高会后稷奖。尚石里现代农业园在上交所新三板挂牌上市,成为全市乃至西北首家上市的农业示范园区。
农村综合改革取得新进展,获批国家级农村改革试点项目,承担“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任务。农村人居形态得到改善,船张、北樊等11个农村新社区建设稳妥推进,姬家、何村、桑家3个社区群众有序回迁,农民过上了环境优美、配套完善的社区生活。启动大夫雷、南郭等7个行政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完成杨官寨集体资产股份化改制,成立“西安市高陵区杨官寨仰韶实业有限公司”,发放股权证书,成员每年按股分红,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探索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
工业 2015年,高陵区实现工业总产值858亿,比上年增长-1.3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42.71亿元,增长-2.3%;工业增加值195.62亿元,增长2.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0.01亿元,增长2.1%。工业基础更加稳固,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户,累计达到125家。融豪、聚集等中小工业园快速发展,新建标准化厂房20万平方米,入驻投产企业达到13家。
重点项目建设 2015年,高陵区117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20.5亿元,其中26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完成45.7亿元,21个项目竣工。在重点项目的有力带动下,全区经济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地方生产总值增速从2015年一季度的-3.9%升至全年的0.9%。加快实施以“三路两社区”为重点的项目建设,妥善解决一些长期制约高陵组团发展的难题。联合举行高陵装备工业组团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集中开工重点项目18个,总投资69亿元。兵器基地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军民融合发展中心项目开工建设。西安金龙汽车有限公司签约入驻,将成为西北最大的新能源客车生产基地。
招商引资 2015年,高陵区新引进项目14个,合同投资额32.83亿元。成功举办“高陵中小企业工业园项目招商推介会”;积极筹备参加“第十九届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暨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与韩国PCM产业株式会社等韩资企业成功签订PCM蓄热式系统产品项目等11个工业类项目;签约引进利亨、迪普等一批现代物流企业,为下一阶段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商贸服务 2015年,高陵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73亿元,比上年增长11.7%。服务业增加值完成53.93亿元,增长2.1%。新增各类市场主体3611户,同比增长104.4%,注册资本(金)33.9亿元,增长39.4%,为全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传统商贸服务业升级换挡,国美电器、人人乐等大型商贸企业入驻营业,昭慧天街、高川广场、嘉园国际等商业综合体建成运营,尚品·熙街即将建成,新的商圈正在形成。金融机构期末存款余额177.11亿元,贷款余额69.5亿元。
科技、教育、文化、卫生 2015年,高陵区纳入市级科技小巨人计划的企业7家,培育科技创新企业4家,蓝晓科技在深交所创业板成功上市,成为高陵区首家上市的科技型企业。
2015年,高陵区有中、小学专业任职教师2360人,中、小学在校学生29760人。按照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启动22所公办幼儿园建设项目。向全区94所农村公办学校1819名教职工发放乡村教师岗位生活补助613.68万元,享受“十九年无忧教育”资助的贫困大学生共335人,财政投入资金116万元。建成标准化学校5所,改造提升农村薄弱学校7所,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创建工作顺利通过评估验收。
2015年,高陵区文化产业稳步发展。二轮地方志修编全面推进,《高陵县志》(1990—2010)已报省志办终审。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利用社区广场、体育场馆、文化馆站、村文化活动室等,将文化惠民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举办的夏日文化广场系列活动、“全民健身月”和戏剧惠民等专题活动已成为高陵区的品牌文化活动。举办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书法展,共在全区征集370余幅书法作品,展出140余幅,旨在警示市民勿忘国耻,以史为鉴,圆梦中华。
2015年,高陵区医疗保障能力持续提升。有医疗卫生机构230个,病床数1632张,卫生机构技术人数2322人。投资3.3亿元的三级综合标准的高陵区医院建成并投入使用,设有床位550张。区中医院、妇幼保健院迁建改造工作有序推进。联合省市医院建立特色专科医联体13个。深化区级公立医院改革和区镇村一体化改革,改造提升街镇卫生院6个,新建社区卫生计生服务站5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500元,进一步完善分级报销制度。
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 2015年,高陵区重点群体就业得到充分保障,零就业家庭动态消除,发放自主创业小额担保贷款3567万元。新增城镇就业6341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719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8%。强化公共就业服务,组织职业技能培训45期,培训1837人;创业培训10期,培训300人;举办各类招聘会45场次,求职登记1.2万人;在全区各行政村、社区设立100余个劳动力转移就业信息发布栏。
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保证金专项检查、建筑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检查等活动。强化劳动监察执法,全年接待投诉来访381批2095人次,受理侵害劳动者权益案件187起,为2000余名农民工清欠工资2600余万元。新建改建农村幸福院10个,区五保户集中供养中心供暖工程完成,区老年公寓主体封顶。建成保障性住房664套,完成危房改造50户,新增廉租住房资金补贴家庭346户,共发放租金补贴18.77万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继续提高,农民提高到每人每月205元,被征地农民及城镇居民提高到275元。“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有序推进,解决耿镇马北村3200人农村安全饮水问题,安全饮水普及率达到100%。市级重点项目渭北工业区湾子水厂供水工程正式开工。大力推进精准扶贫,完善扶贫开发长效工作机制,安排28个区级领导和73个部门继续开展帮扶工作。城乡居民社会保障覆盖率达到94%,公共安全感满意率达到91.15%。 (区志办)
中共高陵区区委、人大、政府、政协、纪委
区 委 书 记 杨晓东
副 书 记 范九利 胡建超
区人大常委会
主 任 张新兴
副 主 任 张少华 王 龙 张保才 陈新武
区 长 范九利
副 区 长 张韶辉 张水利 王小玲(女)李 斌 韦 红
区 政 协主席 刘海燕(女)
副 主 席 曹秀芳(女)赵军民 张护安
区 纪 委书记 王 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