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专栏 > 高陵地方志 > 年鉴
《西安年鉴》2013 高陵县概况
发布日期:2017-03-07   来源:高陵区志办   字体:【字体: 】    浏览次数: 次

概况】  高陵县地处陕西关中平原腹地,位于西安市城区北部,东靠临潼区,南接灞桥、未央两区,西连泾阳县、咸阳市渭城区,北临阎良区、三原县。地理坐标为东经108°56′16″~109°11′15″,北纬34°25′07″~34°37′30″。属西安市近郊县,距西安钟楼20公里,西安咸阳国际机场17公里,与西安市行政中心、地铁张家堡站一河之隔。西禹、西铜高速、210国道穿境而过,西安至延安、西安至侯马铁路横贯南北,泾河火车站位于其中。

2012年,辖5镇、3个街办,88个行政村,740个村民小组。东西长20.55千米,南北长20.10千米,总面积294平方千米。耕地总面积14948公顷,灌溉面积14914公顷。户籍总人口314821人,人口密度1071人/平方公里。男女性别比为1︰1。人口出生率为14.9‰,死亡率为5.3‰,自然增长率为9.6‰。县域内有6个少数民族,共92人。

2012年,全县地方生产总值完成228.16亿元,增长18%;工业总产值完成603亿元,增长19.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61.27亿元,增长19.5%;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6亿元,增长27.2%;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33.49亿元,增长20.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7.47亿元,增长1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9.53亿元,增长36.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462元,增长15.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673元,增长17.9%。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进位到陕西“十强县”第4位。

经济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表

指  标

单位

数量

比上年增减(%)

地方生产总值

亿元

228.16

18

第一产业

亿元

20.33

6.4

第二产业

亿元

184.14

19.4

第三产业

亿元

23.69

15.2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亿元

9.53

36.1

公共财政预算支出

亿元

16.3

31.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

亿元

226

27.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17.47

18

工业总产值

亿元

603

19.7

工业增加值

亿元

167.5

18.8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亿元

161.27

19.5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亿元

33.49

20.05

实际利用外资

万美元

1114.6

5.2

实际利用内资

亿元

17.1

0.8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3462

15.5

农民人均纯收入

10673

17.9

财政收入】  收入方面: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95340万元,完成预算的114.9%,增长36.1%。其中:国税部门完成9693万元,完成预算的77.4%,增长–7.1%;地税部门完成49227万元,完成预算的109.9%,增长37.3%;财政部门完成36420万元,完成预算的141.9%,增长53.3%。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129992万元,完成预算的108.3%。

支出方面: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162754万元,完成预算的99.9%,增长31.5%,重点保障了民生支出需要。全县民生支出完成127637万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8.4%,其中“十个全覆盖”项目支出完成20073万元,占民生支出的15.7%。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136458万元,完成预算的98.9%,主要保障了城乡统筹项目的实施。

农 业】  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积极围绕《高陵县15万亩都市现代农业展示区规划》,整合资金和技术,扶持发展高标准农业示范园,辐射带动规划区农业生产向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转型升级。全年新建现代农业示范园20个,高标准建成总面积近2万平方米的智能温室。新增无公害农产品基地5个、无公害农产品8个,新增各类设施农业面积1.1万亩,蔬菜总产达40万吨,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71个,辐射8000余户。药惠示范园跻身省级农业示范园,“稞青”牌蔬菜获省级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耿镇胡萝卜地理标志通过农业部审定。成为全市首家“高校蔬菜供应基地县”和“农校对接示范县”。粮食生产实现“九连丰”,总产保持在20万吨以上。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33.49亿元,增长20.05%。

服务意识不断提高。全年共开展农业技术服务30余次,技术培训10场次,现场服务和培训群众达5000余人次。积极搭建农校对接平台,成立了全省首家县级农产品营销服务中心,提高了农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农业附加值水平不断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万元大关。

落实惠农富农政策。全年落实各项惠农富农政策资金3693万元,其中:落实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2229万元,综合直补标准较上年每亩增加21.4元;落实家电下乡、摩托下乡补贴881万元;落实能繁母猪、小麦玉米良种、设施蔬菜保险补贴583万元,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

加大农林水事务投入。全年县本级农林水事务支出27201万元,占财政支出的16.7%。主要用于技术推广与培训、病虫害控制、灾害救助;森林培育、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森林资源管理、森林防火;农业防汛、抗旱等方面。

工业】  紧抓西安建设渭北工业区的战略机遇,启动高陵装备工业组团规划编制工作,出台“工业十条”,坚定了企业投资发展的信心和决心,确保了工业经济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实现平稳较快增长。以泾河工业园区为重点的工业板块迅速扩张,已经延伸到榆楚、张卜、鹿苑。装备制造、新型材料等支柱产业链条不断拉伸、规模持续壮大,陕重汽、天力复合等43个产值过亿元以上企业运行平稳,康特管桩、雨中晴等12个中小企业快速壮大。全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24家,新增产值50多亿元。全县工业总产值完成635亿元,增长22%;工业增加值完成167.5亿元,增长18.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61.27亿元,增长19.5%,占全市比重提高到14%,提高了2.9个百分点。截止2012年底,全县累计引进企业422家,合同投资额919亿元,已投产企业258家,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75.2%。

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实施重点项目130个,完成投资125亿元。其中,以四个十大重点项目集群为主的新开工项目57个,开工率和投资规模均创历史新高。工业投资明显增强,宝石钢管一期、中兴林产一期、西安石油机械厂等17家竣工投产,陕西万方、蓝晓科技等28家快速推进,陕西奥龙、长庆油气等45家开工建设,完成年度投资94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41.6%。合作共建成效显著,泾渭新城已经延伸到崇皇、通远和湾子,新增开工项目11个,投产项目总数已达73个,渭北工业区高陵装备工业组团规模快速壮大。全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6亿元,同比增长27.2%。

招商引资】  坚持“招大引强、招名引优”,积极参加西洽会和“陕粤港澳经济合作周”等招商活动,扎实开展“招商季”活动,成功举办第四届中国西部汽车产业发展论坛、高陵·重庆招商推介会等招商引资活动。建立了招商引资联合考察会审新机制,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全年引进中化近代新基地、陕西地电滨水小镇等项目32个(其中工业项目20个),总投资208.2亿元,其中过10亿元项目3个,过亿元项目17个。实际利用外资1114.6万美元,增长5.2%,实际引进内资17.1亿元,增长0.8%。

投资环境】  坚持“三个绝不容忍”,扎实开展“两打击一整治”、建设领域施工环境综合整治等活动,依法查处建设领域违法案件51件,处理企业投诉170件,办结率均达100%。成立了“招商项目落实办”,为企业提供了更为便利、更加优越的“一站式”、“陪伴式”服务。不断强化政策帮扶,落实财政支持产业项目发展资金1215万元,新增贷款余额9亿元。高陵县连续三年跻身“中国西部最具投资潜力示范县”,进位到第51位。鹿苑、耿镇被评为西部最具投资潜力百镇。

重点项目】  2012年,5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67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20%,130个县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2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91%,四个十大项目集群完成投资55.2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90%;筛选总投资15.8亿元的12个项目,参加了市上组织的3次集中开工活动,同时筹划26个工业项目、18个统筹城乡发展项目先后举行了2次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累计开工重点项目44个,累计投资120亿元,投资规模和项目开工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商贸】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参与”的思路,出台了“服务业十二条”,有力推进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壮大。全年新增限额以上企业8家,新增工商经营户420户。泾渭国际、五福临门等中高档酒店建成投用,华润万家、都客润等大型超市开业运营。农村市场体系不断完善,新建、改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店78家。发放“家电下乡”、“摩托车下乡”等惠农补贴881万元。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7.47亿元,同比增长18%。

城乡建设】  始终坚持以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新区为标准,积极优化城市布局,加快建设道路网络、绿化广场和市政设施,有力提升了城市承载力。

高标准编制完善了《高陵县城总体规划》、《高陵县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县城规划面积扩大到15平方公里,控制区面积达到30平方公里。鹿苑渭河大桥及南北引线建设快速推进,二网北横线建成通车,渭北大横线(高陵段)启动,加速了高陵融入大西安的进程。旅游专线、渭阳路、六横路、上林二路、上林三路、昭慧东路、西阎引线等城市道路的建设,有力加快了“县城南扩西进、园区东进北延”的步伐。全县城镇化率提高到60.8%,被陕西省人民政府评为“陕西省县城建设先进县”。

完成了县体育场、泾渭苑广场、水景公园、昭慧广场等休闲文化广场的改造和建设。新增集中供热管道1.6公里,全县供热总面积达到245万平方米。新增天然气管道4.2公里,燃气输配气量达到4830万立方米。铺设人行道14万平方米,配套安装路灯300盏,城市亮化率达到100%。改造提升了南新街和南北正街,东方红路、文卫路等4条严管示范街建设卓有成效。提高了保洁员工资待遇,保洁水平不断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长效管理机制全面建立,垃圾处理率达到93%以上。城乡环境卫生管理水平不断提升,获得全国爱国卫生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生态环境治理】  启动了西安北大门工程,完成渭河高陵段右岸堤防建设,泾河右岸一期和渭河左岸堤防工程快速推进。建成了湾子、东樊农村污水处理站。县城污水处理厂、陵雨干沟提标改造进展顺利。南区截污干管建成投用,污水全部收集进入泾渭污水处理厂,在全省率先实现沿渭河污水“零直排”。省级生态县创建开局良好。建立和完善符合发展实际的节能方案,将节能工作落到实处,全面完成节能减排任务,推进结构减排,否决重污染、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区域总体规划的建设项目入驻,节能减排成效明显,年度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全面完成。环境空气质量稳步提升,全年优良天数达到317天。绿化美化稳步推进,完成植树造林1000亩,8个村达到“三化一片林”绿色家园标准。荣获省级园林县城称号。

2012年,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5%,与上年相比降低了0.5个百分点;万元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3.8%,与上年相比持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5.5%。化学需氧量减排1396吨、二氧化硫减排234.7吨、氮氧化物减排29吨,氨氮减排99吨。着力推进技术减排,积极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完成了全市2012年最大的拆炉并网项目—泾渭苑物业服务处80蒸吨锅炉的拆除,年减少用煤量2.5万吨,实现减排二氧化硫400吨,氨氮化物92吨。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编制实施《高陵县农村新社区布局规划》,出台《高陵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实施办法》,成立三阳农村新社区建设公司,设立统筹城乡发展基金,构建了新社区建设的政策推进体系。东樊村、田家组和县城集中安置区573户群众喜迁新居。何村一期和姬家一期安置楼全部封顶,曹家村“空心村”改造进展顺利,启动了桑家、田家二期等新社区建设,城西、北樊等新社区前期准备已经完成,新型农村社区进入了整县推进阶段。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鹿苑、湾子两个镇街农村产权确权登记试点全面完成,其余8个镇街(管委会)产权改革全面推进。累计流转土地8.95万亩,跻身全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范化管理和服务试点县。88个村的“三资”监管实现全覆盖,成为全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示范县。开辟了农村融资新渠道,全省率先启动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房屋所有权抵押贷款试点,累计发放各类产权抵押贷款2.5亿元。农村信用体系不断完善,被确定为全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试验区。

社会管理】  在全县41个主要路口安装“红绿灯”,新增交通标志26块、交通标线50公里,有效整治非法营运电动三轮车,交通管理向城市化迈进。新增治安监控探头416个,重点区域覆盖率达到100%。公安、镇街(管委会)、社区和村组共同参与的治安巡防体系日益完善,“平安高陵”创建成效显著。安全生产实现“九个全覆盖”( 安全教育全覆盖、安全检查全覆盖、安全档案全覆盖、“五道防线”全覆盖,安委会职能全覆盖、素质形象全覆盖、安全文化全覆盖、监管职能全覆盖、工作前瞻性全覆盖)和“五道防线”( 企业对安全隐患自查自纠防线;中介机构安全专家对企业安全隐患协查防线;行业主管部门、乡镇、街办政府对企业安全隐患日常检查防线;安全生产协会对企业隐患互查互纠防线;安监部门对企业、中介机构、行业部门、基层政府、安全生产协会开展综合督查,构建安全生产督查防线)目标。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位列国家级示范县,药品安全示范县通过省检。矛盾排查调处基本实现“小事不出村、难事不出镇(街、管委会)、大事不出县”,保持了“三无”( 无进京非正常访、无来省集体访、无信访积案)区县荣誉称号。户籍一元化改革稳步推进,累计完成3.6万余人转户工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现新突破,在西部县域内首家撤乡镇设立鹿苑、泾渭、崇皇三个街道办事处,完成湾子、张卜、榆楚三个乡的撤乡建镇,促进了行政管理模式向城市化转变。

精神文明建设】  围绕“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城乡统筹,全力打造繁荣文明和谐幸福的现代城市新区”,以“共建共享·大美高陵”主题活动为统揽,以“六项”主题活动为承载,扎实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公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水平、社会诚信建设全面提升。

李长全、杨新民、李娟、魏红利等4人参加西安市十大道德模范联评,李长全、杨新民等2人荣登“中国好人榜”。道德模范在社区、农村等作报告50场。28个乡镇、部门参加“地税杯”迎十八大文明礼仪知识竞赛。成立高陵县志愿者服务大队和20支志愿者中队,在册登记志愿者2847名。开展“爱我高陵 文明出行”绿色环保骑行活动,招募500余名青年志愿者组建巡防队伍,开展群防群治活动。“一元关爱计划”活动,共收到社会各界捐款33万元,资助了50名尿毒症和白血病患者、52位应届毕业贫困大学、170名留守儿童。

创建省级文明单位标兵1个,省级文明单位2个,市级文明单位4个,县级文明单位(村)9个。围绕“乡风文明十进农家”活动,评出“十星级文明户”654户,“五好文明家庭”120户,好媳妇、好婆婆56人,创建各级文明村3个。56个部门为帮建村订阅《陕西日报》、《西安日报》等报刊563份,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村入户。

建成乡村少年宫1家,申报乡村少年宫项目3家。科普馆、文化馆、图书馆、体育场馆等免费开放。在校园周边地区设立治安亭和流动巡警车。5000人次参与“手拉手交朋友”文明礼仪知识讲座、“文明出行我先行”、“文明餐桌行动”活动。向省市推荐文明小公民6名。2000名中小学生参与读书月活动,28名学生进入决赛,评选优秀征文作品34篇,绘画19幅。针对全县留守儿童和农民工子女生活学习状况进行专题调研,开展巾帼志愿者服务留守儿童和农民工子女等系列活动。2000余名“五老”人员辅导学生500名、电话咨询辅导学生50余名,举办法制报告会5场次、禁毒图片展3场次、个人习惯养成教育报告4场次、环境保护教育2场次,受教育人3000多人次。

社会各项事业】  始终坚持把发展成果全民共享作为幸福高陵的重要内涵和根本,着力推进以十个全覆盖为重点的民生工程,有力提升了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全年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12.7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78.4%。

教育水平大幅提升。全年用于教育投入37195万元,增长33.2%,占财政支出的22.9%。率先实现十五年免费教育和蛋奶工程全覆盖。新建改建校舍1.5万平方米,新增标准化操场5个,县第二幼儿园、药惠中心幼儿园等6所公办幼儿园建成投用,职教中心激光加工实训楼全面告竣,西安工业大学北信学院启动开工。扎实推进教育大提升工程,培训教师1100多人次,更换课桌凳2.4万套,启动518个多媒体教室和5所心理辅导室的配套工作,建成义务教育段标准化学校12所。高考本科上线率提升到71.7%。

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全年医疗卫生投入16066万元,占财政支出的9.8%。县医院迁建完成投资6000万元,门诊楼、住院楼主体封顶。县卫生监督所业务楼、县精神卫生中心快速推进。新增各类医疗设备60余台,招录医务专业人员103名。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不断完善。农民免费参加新合疗实现全覆盖,药品价格实现零差率,就医付费更加便捷、接诊服务更加高效、报销比例不断提升,切实为城乡居民提供了便利、减轻了负担。全省首家设立农村计生家庭节育奖励补助金,农村独生子女保健费提高到每月50元。

文体广电事业快速发展。全年文化事业投入2519万元,占财政支出的1.5%,增长24.7%。县图书馆免费开放,县文化馆迁建项目完成,10个村级文化活动室全面建成,累计投入440万元的“农家书屋”建成投用,总投资220万元完成了88个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广场设施配套和10个体育广场改造,健身广场、农家书屋等城乡公共文体设施实现全覆盖,全年共举办各类文化活动300余场,人民群众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显著改善。荣获“陕西文学之乡”称号。县内外电视新闻宣传、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深入实施。全年投入科技研发经费1500万元,较上年增长25%。

社会保障更加强劲。全年社会保障投入17389万元,,增长12.9%,占财政支出的10.7%。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失业保险体系更加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3.4万人,已有3万人享受待遇,基础养老金分别提高到每月200元和130元。全省首家推行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向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转移,已经惠及1180人。城镇基本医疗参保人数达3.53万人。大力推进就业培训全覆盖,全年培训人数达4000余人,积极构建各类职介平台,发放创业小额担保贷款4932万元,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6.6万人次,新增城镇就业5800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907人,城镇失业率控制在2.97%。发放廉租住房补贴70.6万元,农村危房改造400户、灾后重建186户。674套保障性住房建设顺利推进,3栋住宅楼已经封顶。积极实施暖心工程,发放各类救助资金2925万元。扶贫工作卓有成效,1114人实现脱贫。深入推进放心工程,新增6个放心馒头销售点和4个放心粮油销售点,“放心馒头”加工配送覆盖县城。农村安全饮水提质达标,张卜庙西村、新建村率先实现优质水源供水。(县志办)


县委、人大、政府、政协、纪委领导人员名单


县委书记:李毅

县委副书记:范九利    胡建超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新兴

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少华    王  龙    张保才    陈新武

县  长:范九利

副县长:张韶辉    张水利    王晓玲(女)李  斌    韦  红

政协主席:刘海燕(女)

政协副主席:曹秀芳(女) 赵军民  张护安

纪委书记:王  雷